修得洞中,千锤百炼,脱胎换骨变成入,一心向道无杂念
红尘三宝,有我佛门,问情,问心,也问,哪个是清
纹清三点水,聚我福,禄,寿,渡那凡尘世外逍,悠扬琴意,缓吾春行
娘亲问我:是愿意去奶奶家还是愿意跟着她一起去地里干活呢
今日的景阳冈,已经辟为相当可观的公园了
大门左侧,镌有郭沫若写的“景阳冈”三个大字
进大门折东而行一百多米,就是建有“武松庙”的土丘了
土丘之上,有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舒同书写的“景阳岗”碑石一块——冈字写错了,写时也没有人敢于纠正
杨萱亭书写的一个大的虎字,镌刻在高有两米的石碑上,较有气势
从土丘上下来,北走,但见杂草丛生,荒草遍野
沿着羊肠小道斗折蛇行,顿感山林蛮荒之趣扑面而来
我很自然地想到,如果携来啤酒一瓶,仰卧草间,闲听鸟语,体味一下无思无虑的陶然境界,那真的是太美妙的事情了
丛林间,不时可以看到刚刚立起来的石碑,上镌书法家的作品,内容都与武松打虎有关
经阳谷县旅游局局长刘君介绍,得知这是他们通过中国书法协会征集到的书协理事们的作品
我们信步走着,因为空气中有干草的芳香,心情极为畅快
当我听到枯草被风吹折的声音后,好像走进了《水浒传》的描写之中:武松躲过老虎那一扑、一掀、一剪的矫健身姿,按我住虎头挥拳痛击的刚猛,使我品味出一种饱饮烈酒后的淋漓的快感
忽然,一声虎啸,让我们几个悚然一惊,立即止步不前,脸上也有了慌张的神色
“别怕,虎在铁栅里
”作陪的刘君告诉我们
又行了一会,我们来到虎栅前
见到了两只老虎,一为东北虎,一为孟加拉虎
两虎身长将近两米,腰粗肚圆,威猛之中透着几分慵懒
在一个半圆形的深池里,我们观赏到了老虎捉野兔的表演
勇猛的老虎费了半天劲儿,以至于连摔几个跟头(引来人们一阵讪笑),也没有追上一只善跑的野兔
最后,老虎在离墙角三米处伏地伺机,于一只野兔上窜落地的一刹那间,纵身扑去,这才捉到一只
虎栅的西、北、西南方向,各有高丘一处,上植松柏杂树,森然而立,景甚清肃
西南土丘上,有一小亭,内有一块石碑,上书“武松打虎处”五字
刘君介绍,此碑是当地农民深翻土地时挖出的,据专家考证,此碑刻于南宋年间
听到这一点后,我很激动,为捕捉到一点历史的真实
以前,我在外地求学时,常有人问我“武松打虎,可有此事?”
我的回答则是“《水浒》上写的
”许多年来,我对有些人煞有介事地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当成历史真实而大加讲说的行为,一直大为不满(就在前几天,我还在一张大报上见到一篇写狮子楼的文章,其中说阳谷西街现在有一家姓潘的,但他们声言与潘金莲没有任何关联,云云
好像历史上真的有潘金莲这个人物似的)
现在好了,这块石碑的出土,证明了此碑的制作在施耐庵写作《水浒》之前
这就使我的想象有了飞翔的真实基础:武松打虎的豪举,在南宋时就被人们广泛传诵,且制成了石碑
时间弥久的传说到了明代,就成了施耐庵的写作素材
从土丘上下来,我们见到一只神态哔肖的石虎,很感惊奇
造化之妙,于斯信矣
那时,我和别的孩子在林中追逐,而他却全然不顾,他总是默默地对着村头的树林
就像现在的我一样,用手托着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腮,就那么痴痴地望着不远处的树
后来,他就握着半截儿铅笔头,在旧作业本子的反面上涂抹着,涂抹着,那么的专注
我们跑累了,来到他的身边
本子上已经画出了许多眼睛,大大小小,好不奇怪
哪里来的眼睛?他指着眼前的白杨树说,看,看,那树身上不是长了许多的眼睛吗?
李小龙用凡是的速率轻轻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