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有哪些环境学者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4-06-26 16:48:47     39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近日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据不完全统计,与环境领域相关的奖项共有20项,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均获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9项。


环境领域相关获奖具体名单如下: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心晨,男,1975 年生,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现任福州大学副校长、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国家杰青,入选国家“青年qr计划”、国家“wr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等,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11引智基地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心晨教授长期从事光催化研究工作,开创了氮化碳光催化研究新领域,实现从传统无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到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突破。迄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60余篇,论文被他引7.8万余次,H指数134;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件;担任国际期刊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杂志副主编;入选“2016-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排名第1)”、“2015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第十三届福建青年科技奖”和“第二十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

图片

我国是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最剧烈、大气污染构成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中国大气成分变化驱动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项目主要完成人张强(清华大学)、贺克斌(清华大学)、刘俊(北京大学)、郑博(清华大学)、朱彤(北京大学)开展长期合作,在服务国家大气污染治理重大战略需求过程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通过理论与方法学创新,在中国主要大气成分排放长期变化特征、大气PM2.5成分浓度时空演变规律与来源识别、大气成分变化驱动因素和环境健康效应等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有力推动了大气化学学科发展,为我国大气成分排放研究引领国际前沿做出重要贡献。

图片

张强,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研究兴趣包括多尺度动态排放清单开发、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大气成分卫星遥感观测、大气成分源汇一体化反演、大气科学大数据分析、气候变化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与调控、环境政策及健康影响评估、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应对。发表SCI论文270多篇,其中在Nature、Nature子刊、Science Advances和PNAS上发表论文20多篇。SCI总引用次数23000多次,第一作者文章单篇最高引用1400多次。4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48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H指数80。2020年获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年获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2018-2020年获科睿维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7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10),2014年获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扎雷利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图片

图片

闫俊华,男,1973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1997年在河南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陆表生态过程与环境变化包括陆表固碳过程、陆表水文过程、陆表氮素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创建了地下部分陆表固碳估算的新方法,提出了季风区陆表固碳新的驱动机制,揭示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环境变化对陆表固碳的影响。已在Science、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国内外该领域主流刊物发表论文145篇(SCI 收录87篇),专著1部,授权专利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广东杰出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图片

图片

城市环境所朱永官院士团队的项目“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形成和扩散机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城市环境所为第一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有朱永官院士、苏建强研究员、乔敏研究员、陈青林研究员和安新丽副研究员。

获奖成果在“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存留、传播和扩散”前沿问题上,围绕集约化养殖业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两个热点,系统研究了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环境影响及其传播扩散的主要驱动因子,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

获奖成果揭示了集约化养殖可导致养殖场及周边环境耐药基因富集。研究结果明确了动物养殖业是环境中耐药基因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度的抗生素使用可引起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富集,抗生素残留和耐药基因可通过动物粪便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获奖成果还探明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耐药基因污染特征及其排放途径,并阐释了我国河口湿地耐药基因的污染特征和驱动机制。创新成果为制定相关技术和政策,遏制耐药性的蔓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数据支撑,为全球微生物耐药防控提供“中国方案”。

图片

朱永官,环境土壤学家,1967年8月生于浙江桐乡,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3月至2002年1月先后在英国女王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和工作,2002年1月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筹)筹备组副组长、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特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土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取得的成果得到同行广泛认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主要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第一完成人)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农业科学奖。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Science, 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Plants, 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得到Science, Nature, Cell Press,Trends in Plant 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报道或专文评述。国际论文被引用近46000余次,H-index 为111(Web of Science, 截至2023年3月)。

图片

图片

煤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燃烧颗粒物污染控制是国家重大需求。依托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徐明厚团队历经20余年的研究,深入系统地开展了煤/生物质燃烧过程PM2.5生成与调控研究。团队首创了基于特征化学组成-粒径分布的PM模态识别方法,发现了PM2.5新的生成模态并揭示了其生成机理,建立了完整的PM2.5生成理论;构建了全尺寸颗粒物生成预测模型,实现了颗粒物生成的准确刻画和预测;创立了基于矿物表面化学反应和液相物理捕集共同作用减少细颗粒物生成的定向调控方法,实现了PM2.5源头控制,为低碳条件下污染物控制提供基础指导。项目成果已在大型燃煤/生物质发电机组示范应用,实现了颗粒物和有毒痕量元素的高效联合脱除。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国家级人才9人次、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人次。

图片

徐明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燃烧学分科学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电力环境保护学科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间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1届、14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Heat Transfer Research(Heat Transfer division / ASME, Begell House)(SCI源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Wiley)(SCI源刊)、Frontiers in Energy(Higher Education Press - Springer)、工程热物理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热科学与技术等中外学术期刊编委;第34届国际燃烧大会分论坛共同主席,中澳煤与生物质先进利用国际会议共同主席。为2004年度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05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2005年度教育部与国家外专局首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引智计划学术带头人。承担《燃烧理论与应用》、《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指导博士后7人;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数十人。其中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

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与水环境基准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95年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先后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大气水圈科学研究所工作8年。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引进杰出人才计划”,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级“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目前为《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湖泊科学》刊物编委。主要从事湖泊污染机理与过程、水质基准和标准、风险评估,及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

二等奖

图片

图片

“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高含盐废水中的氮、氟等污染物,突破了共存无机物分步去除、协同调控、深度净化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无机非金属废水深度处理、资源回收和近零排放技术体系,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片

刘会娟,区域与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Water & Ecology期刊编委。研究领域:基于自然过程的饮用水质净化及风险控制原理和工艺;以电化学为核心的工业废水或废液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图片

图片

该项目针对大宗细粒固废规模化安全利用的重大需求,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细粒固废惰性组分常温低钙活化机制等固废资源化与污染防治理论体系,首创了大宗细粒固废常温低钙活化新方法等关键技术,创建了细粒固废“低钙常温解聚、超稳化学固结”与重金属“嵌入晶格固化”等新技术,成果已在矿冶、交通、水利等行业进行工程示范及推广应用,遍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运行结果满足了全球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实现了我国固废排放量占比半数以上的细粒固废规模化安全利用从0到1的突破,引领我国细粒固废安全利用走在国际前沿,创建了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新产业,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侯浩波(上图,右),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武汉大学(肇庆)粤港澳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湖北省环境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环境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2000-2012年任高等教育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水土生态修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等项目60余项。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0余项,授权专利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0余篇,以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固废基环境功能材料》等专著/教材6部,制订国家级省部级工法、技术规范、产品标准等15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1 项(均排序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薛强,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9年7月获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交通土建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12月获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同时进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3月博士后出站并留武汉岩土所工作。

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环境土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期刊《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petroleum》、《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 和《岩土力学》等杂志编委。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污染泥土渣生态改性与工程修复研究,主要围绕工矿遗留污染场地、垃圾填埋场、污泥淤泥处置场和污染废渣堆存场等安全处置与生态修复的应用基础理论、生态设计方法和关键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针对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与无废城市建设战略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瓶颈问题,开展了相关的前瞻性科学与技术研究,提出了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污染场地生态修复的环境土界面力学—污染物防渗生态屏障—泥土改性固稳方法—固废资源高值化技术的系统学术思路。其中包括污染泥土渣多相介质界面作用理论(低渗透地层非水相有机污染物固-液-气多相界面作用理论、污染物释放传输的多场多相耦合理论与多介质多尺度模型)、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控源减排、过程阻断、减负修复和资源利用)、经济高效和安全环保的一体化处置技术,其中包括污染场地(岩土体介质中污染物传输的多场多相耦合设备系统、有机污染土体热蒸驱替修复技术和重金属污染场地防渗阻隔-土水协同固化稳定化技术)、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温纳-偶极渗漏检测和多参数一体化监测系统、生态污泥蒸腾覆盖EST技术和渗漏污染控制的生态屏障防渗技术)、污染废渣堆存场(垃圾焚烧飞灰胶凝固结稳定化技术、工业与建筑废渣建材化技术)、污泥/淤泥处置场(河湖淤泥控源分离改性固化路用土处置技术、堆存场污泥原位板块地基处置技术等)等已被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和冶金化工等领域100多项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所应用。

近年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设备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水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重大设备专项、创新团队和人才基金、湖北省/武汉市重大科技专项、湖北省创新团队和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武汉市黄鹤人才计划及现场工程项目3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0余篇,EI收录100余篇;主编《生活垃圾土土工试验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与规范7项,参编《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等10项;作为第一负责人申请《气压温控式填埋场污染物传输特性测试试验系统》等国家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已授权《一种有机污染土体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等专利66项,企业转化18项;省级施工工法9项;《污泥原位固化处置控制系统》软件著作登记8项;《填埋气体运移的多场耦合理论与应用》等著作5部。先后作为主持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科技奖励8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称号。

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图片

图片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发明了“加密活区”净水及调光抑藻等生态型水源水质改善技术,攻克了嗅味、毒害副产物、耐氯生物、砷、氟等系列水质净化难题,创制了标准化装配式水厂及农村供水远程运维模式,实现了全场景水质监测系列装备首台套突破和自主可控,创建了从源头到龙头、分散到集中、监测到管控、城乡全覆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成果应用于1431项工程、覆盖4500个公共供水厂,直接受益人口2.58亿,服务人口7.2亿,支撑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主要完成人为曲久辉、杨敏等15人。

图片

曲久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水协会(IWA)常务理事,《环境工程学报》主编及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特别是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分别获得全球和东亚地区IWA(国际水协)创新项目奖,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片

膜分离是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医药纯化、核沾染水处理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保障石化、半导体、医药、核能等国家战略产业水安全意义重大。该项目历经十余年攻关,取得新型膜分离原理、膜材料制备、膜法水处理及膜固废后处理全链条技术与工程创新,水平国际领先。建成了超大型海淡工程,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实现了芯片超纯水分离膜国产化;解决了相关药企药物高纯化难题;开发了核沾染水处理装备,应对突发核泄漏风险。成果应用于30个省级行政区及24个国家。

图片

侯立安(上图,中),1957年8月24日出生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1978年侯立安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次年10月进入第二炮兵某研究所,历任96657部队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专家等职;1991年在职攻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硕士学位;1995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六室主任、副总工程师;2001年获得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发明创业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受聘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2022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

侯立安院士长期致力于人居环境和密闭空间及水安全保障等环境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对推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事业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6项;出版专著5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国家专利32项;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

二等奖

图片

图片

周建斌,男,1965年9月25日,江苏南京,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江苏省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生物质热解气化多联产全国林草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副理事长、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常委、兵工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解(能源)与炭材料的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948”引进、国家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示范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30项,企业合作成果转化项目50余项,指导硕博研究生3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5部、编写本科及研究生教材5部。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省部级鉴定成果12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技兴林一等奖、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1项。入选江苏省“6大人才高峰”、江西省创新创业“qr计划”人才及“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念勋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图片

图片

“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制及应用”项目围绕现有膜材料难以满足复杂化工烟气超低排放与回收利用需求的难题,开发了面向气体高效净化与回收的膜设计制备与应用技术,发现了复合膜的界面受限溶胀机制及层间界面阻力效应,攻克了膜材料有机溶剂不耐受的科学技术难题,实现了渗透性和选择性同步提升;发明了膜表界面活化锚定技术,实现了对膜表面浸润性和界面结合性的有序调控,开发了国际首创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和双疏膜产品,解决了膜难以放大制备和稳定性差的国际难题;发明了本安型膜装备,开创了膜在含卤代烃、高粘高湿等复杂苛刻气体净化工程应用的先例,在工业废气净化、纳米催化剂回收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制及应用”项目不仅提升了我国膜技术的产业竞争力,也极大地推动了石化、制药等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与革新,相关成果已在恒逸石化、中国石化、石药集团等企业实现200余套工程应用,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图片

金万勤(上图,左),男,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973”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膜材料与膜过程的研究,主持 “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10多项科研项目, 在Nature、Nature Review Materials、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IChE J.、J. Membr. Sci.、Chem. Soc. Rev.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被引用2万多次;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0多件;担任膜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编辑,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2019年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授予分离科学领域的Underwood奖章,2021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的“洪堡研究奖”。

图片

图片

金银铂钯硒等稀贵金属是重要战略物资,常规技术生产稀贵金属,存在工艺繁杂、金属收率低、辅料消耗多、生产周期长、环境污染大等共性问题,急需开发清洁高效提炼技术,破解困扰行业可持续发展难题,保障战略金属供给安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杨斌教授率先开展贵金属合金的真空气化分离研究,近十余年来他带领真空冶金团队先后与国内冶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围绕贵金属的绿色高效捕集、富集、分离和提纯,开展联合攻关,建立稀贵金属分离提纯理论体系,发明复杂稀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技术,研制真空气化装备,构建了“高温熔炼捕集-溶液电解富集-真空气化分离-梯级精炼提纯”生产稀贵金属新技术,实现金银铂钯硒的绿色高效提炼。成果已国内外建成百余条稀贵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生产线,开辟绿色高效短流程生产稀贵金属新途径,推动了世界稀贵金属生产技术的更迭换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图片

杨斌,男,汉族,1965年5月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198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系,获学士学位;1990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1月-12月赴莫斯科国立钢铁及合金学院访问学习。自1990年起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方面的工作特色鲜明、业绩突出。历任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兼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冶金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杨斌教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系统深入开展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原创成果:深入开展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化合物真空还原、真空合成及真空分解的应用基础研究,突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瓶颈;研制成功不同功能的大型化、自动化真空冶金先进装备;开发出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粗锡短流程精炼、稀散金属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系列新技术;攻克真空冶金工程应用难题,实现银、金、钯、铂、锡、铟、锗、硒等金属的清洁高效提炼,保障了我国战略金属的供应安全,为高端新材料、显示技术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技术成果在云南、广西、湖南、台湾等17个省区,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百余家企业大规模应用,形成年处理约60万吨复杂有色金属合金的生产规模,年创产值过百亿元,推动了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了我国战略金属的保障能力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影响力。

主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近6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9件,发表论文616篇,组织制定国家标准1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名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排名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项,成果两次入选云南十大科技进展。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兴滇人才奖”、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图片

图片

西南喀斯特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是长江、珠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受地质背景制约的生态脆弱地带。高强度人类干扰导致该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严重,出现基岩裸露、植被稀疏的石质荒漠化景观,成为全球石漠化最为严重区域,威胁长江、珠江上游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该区石漠化与贫困空间高度重叠,贫困县数占全国的40%。因此,该区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工程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研究景观格局变化下水土过程对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机理与适应性调控技术,通过生态系统途径促进适应性生计与缓解区域贫困,是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屏障构建的国家重大需求,也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大任务。

针对喀斯特区水土流失危害大、石质生境植被恢复难、生态功能提升慢等难题,王克林团队历时30年,创建了“退化机理辨识-水土过程调控-植被修复技术-生态产业模式”的石漠化治理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揭示了翻耕导致的水土流失漏失加剧和土壤快速退化的石漠化形成机制,研发了一套水土调蓄的保护性种植技术体系,显著促进了示范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创建了喀斯特植被高效利用基岩裂隙水分养分技术,解决了植被稳定性差与生长速度慢问题。确定了石漠化区人口环境容量,创建了缓解重度石漠化区农村人口压力的生态移民样板,构建了替代传统玉米种植的草食畜牧业等保育性高值产业模式,建成石漠化治理-生态移民-特色产业发展融合的县域示范工程;建立了遥感与过程模型融合的多尺度石漠化监测评价技术系统,发现适应性治理技术应用与农村人口压力缓解使石漠化区成为全球“变绿”和生态功能提升最快地区之一,提出基于人地关系调整的石漠化分区治理方案,被国家石漠化治理规划采纳。

项目构建了玉米高强度耕作向保育性草畜替代产业转型的环江县域示范工程。示范县种植牧草、特色水果、饲料桑48万亩,消减了85%的石漠化面积,科技支撑了毛南族整族脱贫,入选联合国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推动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移民工程和石漠化区调减玉米、发展草食畜牧业农业农村部示范工程;成果向西南8省示范推广788万亩,近3年新增经济效益38.4亿。研究成果得到Nature等高度评价,系列咨询建议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用,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为我国石漠化治理与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系统性的科技支撑。

王克林,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 1997年7月-1999年7月任副所长,1999年8月-2001年8月任常务副所长,2001年9月-2013年2月任所长,2013年9月-2024年1月任所党委书记,并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山地学报、地理科学、生态学杂志、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生态环境学报、地球与环境、中国岩溶、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等刊物编委,农业现代化研究主编. 生态学报责任副主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副主编,湖南省委重大决策咨询专家。长期从事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过程、生态服务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优化成果获湖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喀斯特区石漠化治理与适应性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获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适应性修复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一等奖。

长期从事景观生态、区域生态研究。在洞庭湖流域研究中,从流域内高地、沿岸带和水体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调整人地、人湖关系,重建流域坡地水土保持型土地利用格局与湖区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体系”的景观生态设计;在喀斯特生态研究中,主持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长期生态试验研究平台,在喀斯特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过程响应、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于喀斯特景观结构与水土过程变化与生态服务提升的适应性生态恢复成果提出了可供选择政府选择的响应战略及替代技术途径,为国家西南石漠化治理重大工程与区域生态服务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与重大技术支撑,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于云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副会长;担任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dvances 主编、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和Environmental Polllution 编委、《生态毒理学报》副主编;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2021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多年来主要在环境与健康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作为牵头人,主持国家中长期(2021-2035年)科技发展规划战略和“十四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环境健康与化学品风险防控”方向的顶层设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作为“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总体技术专家组组长,历时数年,组织完成了首次全国性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线调查;制定环境与健康领域标准与技术规范(指南)10余项,在ES&T、CEJ、JHM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撰写著作9部;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上海市技术发明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2项);获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40余项;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仇荣亮,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农业农村部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专家咨询组专家、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法联合土壤污染修复实验室中方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等科研项目60余项。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Environ Sci Technol、J. Soils Sediments、中国环境科学、生态环境学报、环境工程学报等十多种学术刊物编委。

图片

图片

图片

曹宏斌,男,1971年生,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化工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杰青(2014)、WR计划领军人才(2013)。针对工业过程,创新构建了高效分离为核心、生产端-末端多过程优化集成的高效减污降碳技术系统,在煤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120余座工程实现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关研究成果在JACS、ES&T、W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400篇;编写中英文专著20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61件;软著9项。兼任《工业水处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科学数据》等期刊编委。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8);协会特等奖1项(2020)、省/部/学会/协会一等奖4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6)、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3)和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

图片

图片

项目首次建立了我国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实现了土壤基层分类从定性向定量的突破;鉴别了我国典型土系4351个,出版了1760万字的《中国土系志》,成为国际上信息记录最为全面的国家级土壤基层分类档案;制定了土壤调查系列国家标准,支撑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关键标准规范编制。

创建了中国土壤光谱库,参与创建全球土壤光谱库,提出了地理环境-光谱特征自适应匹配的土壤光谱预测新方法;研发了具有高检测精度的便携式与车载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光谱检测仪;发明了基于地表动态反馈的土壤遥感监测方法,为土壤调查与更新制图提供了关键支撑。

发明了土壤三维空间变异刻画与环境协变量优选新算法,研发了知识驱动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制图模型,首次构建了我国90m分辨率高精度国家土壤信息网格,开发了土壤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并实现了一站式数据共享服务,累计提供数据服务11.4TB。

项目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土壤资源调查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图片

张甘霖,198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土壤发生委员会副主席,现任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城市土壤工作组副主席,当选下届土壤发生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球数字土壤制图网络亚洲中心负责人;担任《Geoderma》、《土壤学报》、《干旱区研究》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编委。长期从事土壤发生、分类、制图和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在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土壤制图、土壤资源信息系统与评价、城市土壤等方面已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 SCI 收录30多篇。获得授权专利2个。出版专著共8部。获国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

图片

图片

图片

蔡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福建省九三学社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劳动模范。主要从事海滩动力地貌、海底地形地貌、海滩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项,国家专项调查任务10项、省部级科研基金10项、砂质海岸修复和海滩养护项目30余项,在Marine Geology、Coastal Engineering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技术标准4项(2项已颁布实施),申请专利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以上就是有哪些环境学者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链接:http://www.36sw.com/news/70119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有哪些环境学者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