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为学日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的观点)

     2023-03-29 12:36:50     29
8分钟前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学日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的观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解释解释

就本人半生的蹉跎体验来说,老子的两句话,实在无上的至理名言。

这句话有二层含义:

第一层:为学是日益的,增长知识需要每天学习。为道是日损的,想获得人生终极大智慧,需要每天观心以去执。简而言之:为学要日益,为道要日损。

第二层:知识增加的同时,你的道行往往是损减的。简而言之:为学日益了,为道就损减了。

为学日益,是说你的知识在不断丰富,然而其结果往往是“为道日损”。

许多人在为“为学日益”辩解,种种圆融,那完全是在亵渎老子如此清晰明白的言句。

不少人把为学日益,解释成积累知识。把为道日损,解释成提炼出规律。所以,两者并不相违。这样的解释,自误且误人,自欺且欺人。

为道日损,损得是什么?损得就是执著,损得是知见。当然,如果要非常精确地说,用佛学的术语,叫做所知障。楞严经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当然,精确地说,知识并不等于所知障,也就是说,所知本身不是障。

但是,站在凡夫的角度来说,也近乎可以说,所知即是障。因为,凡夫接触一件事物,认识一个人,学习一个知识,在形成某个认识的当下,这个认识也以某种势力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你学到任何一个东西,都会在当下形成一种潜在的认识势力。

这样的情形,世俗中称为第一印象效应,佛法中称为分别法执,还有更深层的俱生法执,此处不讨论。

这个第一印象效应,会有什么弊端?可以说,弊端大到天边去了!

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从何而来?就是从这第一印象效应中来。惯性思维,又称为思维陷阱,是阻碍人类创新的根本性障碍。

古今中外,多少有名的权威科学家,也免不了最后会站到习惯传统的一面,来打压所谓的新奇的异说,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玻尔兹曼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这些人都遭受过前辈们的指责。所以说,习惯性思维害死人,伟大如权威们,也免不了如此,更何况一般的芸芸百姓呢。

这个时代,是为学日益的时代,知识越来越多,弊端也越来越多。

其一、通才少了、没了。入主出奴者,多了。这个通,不是学得多、懂得多的通,而是打通的通,是融汇贯通的通。

其二、学得越多,反而是执著越重,我慢越高。学了很多,大多是两脚书柜,根本没有消化,谈何吸收?就像沦为笑谈的2020某省高考满分作文一样,满口人家听不懂的话,以显自己的高深莫测。

其三、以有涯之生追逐无涯之学,可见这是一条无望之路。

再来说说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这是一条返朴归真之路。

何者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

道在何处?道在每一个时间、空间点上。

为道,就是求道。日损,就是每天修行,减轻自己的执著。

如何才能做到日损?拿二幅图来说事。

先看图一。以此图来说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诸位,上面中央是一件物事。大家能看到上图中央是什么物事吗?

这幅图揭示了一个有关人的认识的大秘密。你的认识、观念、知见,在形成之后,你会发现,想消解掉,非常难。

就比如这幅图中的物事,在找不到图中物之时,你一直苦苦寻求,图中物事何在?为什么我就没发现呢?

一旦你找到了,发现了,形成了知识。此时,你每次看这幅图,都会发现这么清晰明白的事物,豁然地就在图中,当时为什么就看不到呢?

最奇怪的是,你想回到没发现时的状态,没起认识时的状态,居然回不去了。

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为何为学日益的同时,为道往往是损减。(这是开头所说的第二层含义)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反过来,对于“为道日损”,也就能明白其难度了。

在这幅图中,为道日损,是指回到没起知识时的状态。你发现,你失去了这个自由。你被这个知识束缚了、捆绑了。你不能随意切换、想看就看。想重获这种自由,需要做功夫,在佛道二教中,称为修行。

需要强调的是,为道日损,并不是指愚昧无知,而是保持高度的灵性,能够拥有随意切换的自由,佛法称之为消除执著。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些执著一层一层,如附体之物,与血肉相连,非常难以清除。

比如上图中,这里面有许多层的认知,一层比一层细微,一层比一层接近生命的真实。

第一层:图中央的雪茄烟。清除此认知,回到第二层。

第二层:图中的砖块。清除此认知,回到第三层。

第三层:图的颜色。清除此认知,回到第四层。

……

第N层:清除所知,回到能知的心识。

……

第∞ 层:回归到道,回归到无为。

图二,举这幅图是想说明,人的很多认知,根本就是错误的。

比如图二,A格与B格的颜色,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答案:是一样的!

这就是不可思议处。人的认知,很容易被环境左右,就如上图一样。上图是被圆柱的阴影所左右了,导致产生错觉,认为A格与B格有差异。还说明,要清除错觉,难度很高。

所以,在损之又损的过程中,要能减轻环境影响,乃至不被环境影响,这个需要下苦功夫,要有合适的方法手段才行。

为道日损,损去一份知见,就解放一分束缚,恢复一分灵性,获得一分自由。最终回归生命的真实。

何谓生命的真实?六祖慧能大师在彻悟时说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哪里知道啊!原来生命本来就是清净的、不生不灭的、圆满具足的、无动无摇的,能够生起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的啊!

为学日益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

出处

老子《道德经》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是没什么不能做成的。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欣赏

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为学日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是什么意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本章节,老子抨击,统治者提倡的“礼乐政教”,认为这种学问,是虚伪的根源;这种“为学”是要不得的。只有“为道”,才能减少虚伪,达到“无为”的境界,使天下大治。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学多了统治者提倡的礼乐和政教,虚假的东西一天天增多,人不但变得虚伪且更加耍智巧。探求自然顺大“道”,才使虚情假意一天天减少。不断减少虚假的东西,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若能到“无为”的境界,才能事事有所作为。

扩展资料:

旧本题河上公撰《老子注》卷下对“为学日益”的解释是:“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对“为道日损”的解释是:“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据其解释,所益所损者并不是“学”与“道”本身,而是“情欲文饰”这些东西。

今人朱谦之《老子校释》则将这里的学限定为学礼,范围更小,朱氏并引《庄子・知北?》“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为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24页)。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说:“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这里的‘为学’,范围较狭,仅指对于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这些学问是能增加人的知见与智巧的。”“‘为道’是通过暝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中华书局1984年版,250页)

张如松《老子说解》说:“(河上公)这个注释,颇得要领,确实揭示了‘学’与‘道’的实质”,其下便说明礼与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逐步背离(齐鲁书社1989年版,311-313页)。

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非常服膺河上公的说解,说:“其说诚是。‘为学’指钻研学问,因年积月累,知识日益渊博。‘闻道(帛书乙本为道作闻道,然郭店楚简《老子》乙篇仍作为道,似仍以作为道为安――引者)’靠自我修养,要求静观玄览,虚静无为,无知无欲,故以情欲自损,复返纯朴。”(中华书局1996年版,54页)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将“学”理解为“具体的知识(主要指学仁学义学礼与学文化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0页),同样宽泛。

[魏]王弼撰《老子注》下篇则将“为学日益”解释为“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将“为道日损”解释为“务欲反虚无也。”显然,对学的理解更宽泛了,包括了一切知识与技能。但也更明确学与道是两种范畴的情形,为学者的途径就是要日有进益,而为道者的途径是日有减损。

也就是任继愈所说的“(老子)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见《老子哲学讨论集》,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并不是说读书读多了,道术就损减了。

所以[清]张尔岐撰《老子说略》卷下说:“为学者以求知,故欲其日益;为道者在返本,故欲其日损。损之者,无欲不去,亦无理不忘。损之又损,以至于一无所为,而后与道合体焉。为道而至于无为,则可以物付物,泛应无方,而无不为矣。”

[清]徐大椿撰《道?经注》卷下也说:“博闻广见之谓学,学在于外,故为学必日有所取益。虚空玄妙之谓道,道在于内,故为道必日有所裁损。”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含义

为学日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的观点、为学日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原文链接:http://www.36sw.com/news/6731.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为学日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的观点)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为学 老子 损之又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