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武汉方方日记(方方日记 武汉)

     2023-03-29 12:15:30     48
3分钟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汉方方日记,以及方方日记 武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历史的灰尘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出自哪里?

一粒灰落在自己头上就是一座山出自武汉女作家方方。原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方方以本土作家身份连续在网络发声而形成的“日记”被更多人关注和传播。

“我就努力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虽然它只是一个人的表达,但它的背后却站着一群人。这就够了,因为我就是吃武汉的粮、喝武汉的水、呼吸武汉的空气、无论我写什么,我都会带着武汉的气味,这种味道或许就是汉味。

【电影】万箭穿心与万丈光芒

《万箭穿心》是一部电影,一部2012年的旧电影,我却在2020年的冬天才知道并且看到。被奉为2012年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作。海报上的宣传语慰:爱,也或是一把锋利的血刃。

讲的是武汉的故事,具体来说,应该是一位武汉普通女人的一生,却也写尽了爱情、亲情、婆媳、闺蜜、情人、同事等一切相关的情感。颗粒细腻,叙述铺陈,像极了一部纪录片。让人看起来觉得不像部电影。

这是方方的同名小说《万箭穿心》小说改编的。其实方方算是武汉的比较不错的女作家,还有池莉,那部《生活秀》和《万箭穿心》一样,同样写尽了武汉女人的坚韧与坚强。甚至都不能叫做武汉女子,而是武汉女人才能更为贴切。

可惜在武汉疫情最盛的时候,方方的疫情日记让一切都改变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看过她的作品。其实她的文字还真不错,可读性很强,描写细腻,主角基本都是女性,叙述起来也都是女性的视角。笔下写的都是武汉,武汉的好,武汉的不好,完美的不完美的都在笔端。然后,拼凑出一个真正的武汉。

武汉的确是一部需要被记录的城市。电影写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故事,相当于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故事。每一个场景都很熟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汉正街、武胜路、集家嘴、龙王庙、中华路码头,都是熟悉的武汉。还有热干面、汉阳厂院以及汉正街的扁担。

《万箭穿心》在当年上映时并没有掀起多少热度,尽管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上映后却不声不响,票房仅有200多万。不过这些年来,看的人越来越多,口碑也始终维持着。

值得称赞的不仅是故事,还有作为主角的颜丙燕。会让人对这个女子莫名地心疼。电影可以称之为李宝莉的一生。李宝莉这个角色太过真实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无数的原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

年轻时的李宝莉泼辣蛮横,人长得漂亮。按她的话来说,年轻时的他颇受小伙子欢迎,嫁给马学武,是这个乡下小伙的福分。可是后来呢,因为性格也因为彼此互相伤害,丈夫出轨、自杀,妻子扛起扁担,挑起了整个家,却被成年后的儿子及婆婆所不容,赶出家门。

何为“万箭穿心”?面对李宝莉的悲惨遭遇,闺蜜解释说,她的房子所处位置是几条街道交汇处,七八条路都从其穿过,从风水学上来说这就叫“万箭穿心”。但李宝莉并不理会这些,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万丈光芒。

家,本该是让人感到更加幸福快乐的地方,然而谁也不曾料到,家也恰恰是那个让我们受伤最大的地方。让她彻底死心的,也正是她深爱但并不爱她的家。最后她想也明白了所有的事。

电影的结局,在开头那个强势的女强人已不复存在,剩下的是一个和混混走向他乡的、被生活打败了的女人,同时也是实现了自我救赎的女人。艺术源于生活,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不幸且很普通的家庭,但电影终究是现实的缩影。

有时候本该让我们更加幸福的、心感温暖的家,反倒会一次次击垮我们,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生活的希望、失去对生命的热爱,会让我们想逃离它。

纵使生活万箭穿心,也要扛住,而不要选择懦弱和逃避,坚持反抗和自我救赎,做不到万丈光芒,至少也可以避免万箭穿心。

一粒灰尘落到一个人头上 这句话的出处

这句话是著名作家方方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跟记者说:“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

方方,本名汪芳,女。汉族。祖籍江西省彭泽县,1955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当过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工作。

介绍

1972年9月,方方的父亲汪德佑逝世。1988年春节,方方结婚。1989年1月,女儿毛妹出生;10月,方方的母亲张恬然逝世。1999年5月,方方离婚。2007年9月,女儿毛妹上大学。

方方有三个哥哥,大哥曾是湖北省以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二哥是东北大学的教授,三哥从事航空事业。方方的小舅公是杨叔子,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走正路的人,迷失不了方向

世界是公平的的,每个人都会得到其相应的报应。

如今,作家方方因为在疫情期间写了一本《方方日记》,变成了全民热议的对象。在刚开始,很多人都对方方的敢说敢言表示支持,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方方从一个“敢说实话”的英雄变成了全民的公敌,到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在之前,根本不知道方方是何人,却因为最近持续发酵的《方方日记》事件认识方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网上看了她的几篇日记,可能在不了解事情的情况下,确实佩服方方的勇气。但在深入了解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现方方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方方作为一个国内相对知名的作家,写一些纪实性文章,应该讲究有根有据,不能只是通过别人的口中或者道听途说来描述一些自己未验证的事情。

但事实上,方方在其日记写下很多没有依据的事实,说什么“武汉殡仪馆满地都是无主手机”,“广西援鄂护士去世”,“病毒源在武汉”……

最重要的是方方带着她的日记成功登陆国外一些问题,经过这些媒体以及出版社的“变相”宣传, 这件事最终变味了。

相信看到英文、德文对《武汉日记》的介绍,很多人像我一样,心中产生强烈的愤怒,为什么,在国难当头之际,作为“手握利刃”的作家方方,不去用她的文字激励民众,反而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伤害自己的祖国。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看不惯中国?

外人看不惯可以理解,他们害怕中国越来越强大,抢走他们的蛋糕,他们不自信。但作为很多自己内部的人,对自己的祖国抱怨,仇恨,攻击……我们就不理解了,是祖国哪里对不起这些人了,还是有其它原因。

是的,曾经在无能腐败的清 *** 管理下,中国受到很多西方列强的欺辱,它们逼着清 *** 割地、赔款。然而,今天中国强大了,因为“不明来历”的新冠疫情,世界各国都想甩锅,它们给中国盖上“莫须有”的罪名,印度,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议员或部分官员,提出向中国索赔。

澳大利亚:想要中国割地赔款;

英国:想要中国赔偿3510亿英镑。

印度:联合国上提出索赔20亿美元。

美国 :想要没收中国的1.1万亿美债,并要求中国赔偿20万亿美元;

何其荒唐,这么多年过去了,强盗还是强盗,其凶残、贪婪、自私的本质没有变。

阿尔巴尼亚有句谚语:走正路的人,不怕迷失方向。

中国有句古话:身正不怕影子歪。

其实有很多的至理名言都教导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只有所有人都变得心怀感恩,心中有大格局,那就不会有空子让强盗,小人去钻。

为什么中国愈变愈强,原因就是走正路,方向明确, *** 国家之所以经济各方面都显出颓废状态,就因为它们不懂互利共赢,不懂得什么叫做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回头我们再去看作家方方,也许你并没有想卷入一场“阴谋”之中,正如古人所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你亲自把自己送入“阴谋”的漩涡,成为了众矢之的。

读《行云流水的武汉》读后感

对于武汉,方方一直都是熟悉的。

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她,他们一家都讨厌武汉。南京,才是她的故乡。这是他们的惯维,没有谁来改变。

方方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那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那棵大柏树,以及武汉的历史,都非常熟悉。

随着慢慢长大,对武汉的感情也愈深,尤其是对于长江的感情。就像文中所说“是长江使武汉这座城市的胸襟变得深厚和宽广;是长江给武汉的文化注入了品味,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长江,塑造了武汉人的性格。这些武汉人中,也包括我。”到这个时候,对长江,对武汉的感情已悄然的到了心间。

“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我想要离开武汉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样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就没有走成。”她之所以天真的问同事是否可以移民是由于父亲从小对自己灌输的思想,但她同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走成,其实,正是由于对武汉产生的特殊感情,使她舍不得。

直到一次 *** 电视台学习,离开武汉一个月,这才体会到自己对武汉产生的感情是多么深厚,体会到在异乡的乡愁,对故乡武汉的思念。

“对于我来说,它已经是一个镶嵌在我生命中的城市,它与我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惆怅,青年的热情,丝丝相扣;与我的梦想,我的热情,我的追求,以及我的婚姻和爱,血肉相联。”

武汉,早已融入方方的血肉中,不可分离,只有在武汉,方方才会感到幸福的滋味。

武汉,或许风景不是最美的,环境更好度的,但是方方所最熟悉的。

对于方方来说,武汉对她有特殊的意义,武汉,从来都是她的故乡,没有过改变。

武汉方方日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方方日记 武汉、武汉方方日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原文链接:http://www.36sw.com/news/579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武汉方方日记(方方日记 武汉)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关键词: 武汉 都是 万箭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