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当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一口号,是老一辈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主席,面对当时的国内外复杂环境、坚守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立场提出的,就是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更加具体化。
这一口号产生的背景。1964年5月之后,由于前苏联、美国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国家对国民经济作一次重大的区域性布局调整,对东部和中部经济建设项目实行“停”、“压”、”搬”、“帮”,重点开发和建设西部(“战略后方”)。对这一战略方针,毛泽东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加以概括。一是备战,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二是备荒,地方无粮棉油等储备,仰赖外省接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而局部地区的荒年,无论哪一个省内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几个省合起来看,就更加不可避免。三是为人民,国家积累不可太多,要为一部分人民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要为全体人民分散以为备战备荒之用着想;更加要为地方积累资金用之于扩大再生产着想。
这一口号形成,源于1972年《国务院关于粮食问题》的批语中转述毛泽东的指示,批语说:毛泽东主席讲了《明史》《朱升传》的历史故事。明朝建国以前,朱元璋召见一位叫朱升的知识分子,问他在当时形势下应当怎么办。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取得了胜利。在借鉴的基础上,将“高筑墙”换为“深挖洞”,目的是备战防空、屯粮;采纳了“广积粮”;又将“缓称王”改成了“不称霸”,体现了军事防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军事外交战略思想。
这个口号后来多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联在一起使用,“备战、备荒、为人民”是伟大战略方针,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是行动指南,是落实战略方针的具体化、行动化,成为冷战时期我国国际战略防御构思的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