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彝族打歌(彝族打歌图片)

     2023-03-25 12:49:46     26
3分钟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彝族打歌,以及彝族打歌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彝人古镇舞蹈歌曲有那些?

彝人古镇舞蹈有打歌、大刀舞、大三弦舞、羊皮舞、芦笙舞等,其中以打歌更具民族特色。打歌,又叫“踏歌”,始于部落时代,在巍山、南涧、漾濞等彝族聚居县盛行。每逢节庆和 婚丧红白喜事,彝族山寨都要打歌,打歌时以簧火为圆心,芦笙领舞,笛子伴奏,男女结伴自然围成圆圈。打歌调内容丰 富,唱词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为比喻,下支为叙事,男女一 唱一和,一问一答。演唱时,男子多用假嗓,女声甜润而富有 感情,舞蹈动作节奏明快。舞步有12步和7步两种,有“直歌”、“翻歌”,配以拍手、扭脚、拍羊皮等动作。“翻歌”中, 又分“全翻”、“半翻”、“半翻半转”、“全翻全转”、“三翻三 转”等,呈现出“蜜蜂采花”、“斑鸠喝水”、“苍蝇搓脚”、“喜 鹊登枝”、“母鸡蹲窝”、“阉鸡摆尾”等优美舞姿。打歌常常是 通宵达旦,舞兴酣畅,打歌调中有句名言“打歌打到太阳出, 一块豆腐两块肉”,正是对彝族打歌的概括和反映。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以歌舞抒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彝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得彝族的歌舞音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和表现手法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点。

����

彝族民歌的唱词内容广泛,是彝族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在传统的彝族社会中常以歌唱的形式宣讲历史、强调道德、传承风俗、表达爱情及喜怒哀乐,其唱腔则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极度具艺术感染力。民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叙事歌、情歌、苦歌、劳动歌、酒歌和风俗歌等。

舞蹈 ���舞蹈在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踏歌”是更具群众性的一种舞蹈。在各地彝族中,“踏歌”又称为“达踢”、“跳歌”、“左脚”、“跳锅庄”等,是彝族历史传承悠久的一种舞蹈形式。在云南巍山文龙亭中有清代乾隆年间所绘制的反映彝族“踏歌”舞的壁画,其舞蹈形式和舞姿与今天彝族的“踏歌”舞几乎一样,即以篝火为圆心,舞者围成圆圈,领跳人在前吹奏芦笙等乐器,其他人则随后携手搭肩而舞,其舞蹈动作矫健,步调整齐成拍,跳时大家边跳边合拍而歌。

除“踏歌”外,彝族舞蹈形式还很多,有四弦舞、罗作舞、“阿细跳月”、烟盒舞、铜鼓舞、跳花鼓、冬格朵荷、跳芦笙、披毡舞、荞子舞、插秧舞、对脚舞、铃铛舞、酒礼舞、腰鼓舞、海马舞、金竹舞,以及婚礼中跳的“蒙莫居兹”,丧仪中所跳的“娃子黑”、“喋为止”、“扯格”、皮鼓舞等。

四弦舞,彝语称为“叶切比”,意为弹着月琴跳舞,流行于云南峨山、双柏、新平等地区。罗作舞盖一种风俗性舞蹈,彝语称“罗作比”,流传于云南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金平等地。“阿细跳月”是云南阿细支和撒尼支彝族群众喜爱的一种舞蹈,舞蹈时男子弹奏大三弦琴和吹笛子,女子面对男子拍掌起舞,一般都在皓月当空时跳,到月落星稀时才散,故名“跳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彝族民间跳月舞的基础上整理加工的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他舞蹈,如烟盒舞主要在行于云南红河州的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屋,以及玉溪地区的元江、通海等地;铜鼓舞主要行于云南文山州的富宁、麻栗坡、广南、西畴等地的彝族群众中;冬格朵荷是大、小凉山彝族中较具特色的歌舞之一;酒礼舞是流行于贵州西北部的一种彝族舞蹈;金竹舞是广西那坡彝族的传统祭祀舞蹈。

在贵州西北地区彝族中还流行一种傩戏,彝语称之为“撮泰吉”,其意为人类刚刚形成的时代。跳“撮泰吉”者为男性,其装束奇特,用布将头顶缠成锥形,全身穿黑装,上身和腿上缠有白布带,脸戴涂有白泥的木质具。表演者用粗犷的动作表现初民时期人类的生活,一般在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演出,主要用于祛除祸祟,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彝族的民间器乐非常丰富,有独奏曲和合奏曲等,独奏曲中以大、小凉山彝族月琴演奏曲“秋风吹”到“打谷场”、“雷波调”,云南无量山区彝族笛子独奏曲“过山调”、“放羊调”,云南红河彝族的巴乌独奏曲“阿哩”等更具特点。合奏曲在历史上形成很早,最著名的是公元800年南诏宫廷乐队赴长安所演奏的“南诏奉圣乐”,其规模宏大,乐曲优美,在当时唐都长安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现代彝族民间合奏乐以聂苏支彝族的“歌舞组曲”和阿细支彝族的“阿细舞曲”更具代表性。著名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撒尼支民间乐曲创作而成的。

打歌调是什么?

打歌调是流行于云南彝、白、傈僳等民族地区的一种在“打歌”表演中跳唱的歌曲。“打歌”为歌舞形式,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另还有“打跳”、“跳歌”、“跳嗄”、“跳月”、“跳乐”、“左脚”等多种变称。“打歌”的音乐在彝族中有纯歌唱、歌唱加伴奏的舞歌和由舞歌衍变而来的纯器乐性舞乐两种。在白族和傈僳族中则主要是纯歌唱的舞歌。作为舞歌的打歌调,多歌唱民族历史及与婚丧祭祀风俗有关的题材。歌唱形式有齐唱、对唱和一领众和等。曲调风格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各异。彝族打歌调,在牟定、姚安等地流传的称为“左脚调”,因舞蹈时舞者先出左脚而得名,音调高亢,音程跳动可达十度以上。

打歌是什么意思

打歌的意思如下:

打歌是男女在或结婚时跳的一种以彝族为主的彝语支民族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有芦丝、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跳法有直歌、穿花、啊妹跳、倒置歌、三摆手、脚跳、喂猪歌、四摆手等,各自有固定的伴奏舞曲,随意性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孤儿舞和青年舞。

它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名称最多的品种之一。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更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流布:

打歌分布的地域大致涉及从滇中到滇西的六七个地、州(其他地区的民族歌舞活动,因没有打歌的名称,故不列入此)。其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在哀牢山脉上段及其附近地区,包括红河流域上段、洱海地区、怒江、澜沧江及金沙江流域的部分地区。

从规模来看,主要有两个最大的中心,一是以巍山及其周围各县为中心的打歌流布区,二是以牟定及其周围各县为中心的打歌流布区。其他还有许多稍次一级的中心。

从民族情况来看,打歌在彝族、白族和僳僳族地区最为盛行,从民族的支系情况来看,彝族以罗罗颇、罗葱颇等支系最盛,白族以勒墨、拉马等支系最盛,僳僳族以花僳僳支系最盛。据上述情况可知,打歌流传的中心区域与古代哀牢山文化和洱海地区的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打歌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这个吧 给歌曲做宣传的意思,也说打榜,就是歌曲排行榜

青云打歌特点

青云打歌特点:欢快、热烈、奔放。

将巍山彝族古老踏歌文化中的韵律、美感、服饰等内容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被称为“独具战斗性的打歌”。

彝族打歌,又称“跳山歌”、“跳歌”、“跳笙”,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除个别有严格的时间、地点规定外,每逢春节、小年(农历正月十五)、火把节或婚嫁、聚会,人们都会彻夜踏跳彝族打歌。

彝族打歌多在晚上进行,开始时先在舞场中央点燃篝火,人们以火为圆心,自然围成一圈或数圈,踏地为节,舞蹈歌唱。如是在白天打歌,则无需点火。

2008年6月7日,彝族打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Ⅲ-70。

表演形式

巍山彝族的打歌,根据音乐、唱腔、舞步动作、风格及习俗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别。

第一种是以芦笙、笛子为主旋律,不用大刀,巍宝山乡、五印乡、牛街乡、青华乡都属于这一类别。

第二种是以马鞍山青云村为代表,以芦笙和笛子的快节奏为主旋律,伴有大刀,马鞍山乡、紫金乡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别。

第三种是以大仓小三家为代表,以芦笙加舞大刀为主旋律,笛子基本不用,大仓镇的小三家、新胜和庙街镇的惠明草场一带属于这一类别。

第四种是以庙街镇云鹤村委会阿朵村为代表,将五印、马鞍山、大仓的打法糅为一体,乐谱节奏、步法、调子等变化快,几种打法共同兼有,庙街镇的云鹤、碧清一带属于这一类别。

第五种不用芦笙、笛子和大刀,而是用大三弦伴奏,唱调不用彝语,用汉语,是彝族打歌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主要流传在青云乡中窑村彝族中。

彝族打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彝族打歌图片、彝族打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原文链接:http://www.36sw.com/news/240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彝族打歌(彝族打歌图片)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关键词: 彝族 舞蹈 芦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