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泛大陆分裂出现在什么地质年代

     2023-07-20 12:31:53     49
8分钟前

泛大陆是哪个洲啊?

它是由现今的南极大陆、非洲、南美洲、印度次大陆等单元构成的。

罗迪尼亚大陆解体形成了冈瓦纳大陆(又分为东冈瓦纳大陆包括澳洲与南极洲克拉通,与西冈瓦纳大陆),以及劳亚销州大陆,以及单独的西伯利亚地块、波罗的地块等。在泥盆纪时,由于大陆间彼此的碰撞,约在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又相连在一起,此时相当于地质时代的三叠纪,科学家将之称为泛大陆。

泛大陆经过三个阶段的分裂,形成现今大陆的分布情形:

第一阶段:距今一晌斗游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中叶。

第二阶段:由于今北美东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火成活动,将北美推向西北方。

第三阶段:南美和北美的分离,形成墨西哥湾,南极和马达加斯加边界的火山活动,使西印度洋逐渐生成。

由于板块运动不断地进行,地质学家预测大陆将会再度形成一个超大陆,这个超大陆被称为终极泛大陆(Pangea Ultima 或 Pangea Proxima),预测在二亿五千万年后形成。

包围泛大陆的海洋称为泛大洋或盘古大洋(Panthalassa)。

板块理论

无论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陆底下的岩层,都是由一块块大板块构成的。在这些大板块之间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几千米深的海沟或者是巨大的断层。由于受到地球内部热力的影响,板块并不是完全安定不动的,随着时间变化会发生缓慢的倾碾与漂移。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块全部侵没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个板块上,既有大陆也有海洋。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人在这些大板块中又分出一些较小的板块,例如,把美洲板块分宴销为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从太平洋板块中分出东太平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中分出东亚板块等等。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

地壳运动相关知识

地壳演化简史

(一)太古代(距今约25亿年之前)

太古代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历时最长的一个代,即原始地壳以及原始大气圈、水圈、沉积圈和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初期阶段。

(二)元古代(距今25亿—6亿年前)

在元古代,大陆性地壳逐渐由小变大,从薄增厚,火山活动相对减少,岩性也从偏基性向偏酸性转化。下元古界有巨厚的碎屑堆积,大有利于强烈的花岗岩化活动及导致大型侵入体的形成。由于大气中CO2浓度降低和水中Ca、Mg离子增多,开始出现有化学沉积的碳酸盐岩。它将直接影响到岩浆过程的演化,导致碱性派瞎磨银生岩的出现。随着大气中游离氧的增加,氧化环境也开始出现了。因而后期有了鲕状赤铁矿和硫酸盐等矿物以及第一批红层建造的产磨宴生。生物的出现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所以在元古界无大量的生物化学沉积。元古代末还发现有冰碛岩,这是全球性第一次大冰期的产物。

(三)古生代(距今6亿—2.3亿年游逗前)

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据研究,6亿—7年亿年之前,大陆经历过多次分合,在元古代末期(晚前寒武纪),各分散陆块曾联合组成泛大陆。寒武纪时泛大陆发生分裂,在南部成为冈瓦纳大陆,北部分为北美、欧洲和亚洲三个大陆,彼此间被前海西海、前加里东海、前乌拉尔海和前特提斯海(前古地中海)所分隔。奥陶纪末开始发生加里东造山运动。至泥盆纪时,前加里东地槽已褶皱成山,古欧洲与北美合成一块大陆。晚石炭纪时经海西运动后,前海西地槽消失了,使欧美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合并。至晚二叠纪,前乌拉尔海也消失了,亚欧大陆形成,全球又成为一个新的泛大陆。

(四)中生代(距今2.3亿—7千万年前)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现有许多资料证明,泛大陆的重新分裂发生于中生代,即始于晚三叠纪,主要分裂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且一直延续到新生代。这泛大陆原来向南北极延伸,赤道部分较窄,存在特提斯海(古地中海)。三叠-侏罗纪时,北美洲与非洲分裂,北大西洋开始扩张,泛大陆被分为北部的劳亚(劳伦斯和亚细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侏罗-白垩纪,南美洲与非洲分裂,南大西洋开始扩张。非洲和印度在侏罗纪时也与南极洲和澳洲(二者仍在一起)脱离,开始形成印度洋。白垩纪时,北大西洋向北展宽,南大西洋已有一定规模,印度向东北漂移,印度洋也随之扩大,而古地中海则趋于缩小。

(五)新生代(7千万年前—现在)

新生代包括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是距今最近的一个代。继中生代之后,海底继续扩张,澳洲与南极洲分离 东非发生张裂,印度与亚欧大陆碰撞。在第三纪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欧洲称为新阿尔卑斯运动,亚洲称喜马拉雅运动。在古地中海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和环太平洋带形成一系列巨大的褶皱山体。在古老的地台区也发生拱曲、断层等差异性升降运动,在断陷盆地中广泛发育了红层。这次造山运动和伴随的海退作用,使从中生代继承下来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地球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人类经过复杂的发展过程之后,又逐渐成为干扰、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第四纪又被称为“灵生代”。

白垩纪时期的地球分为几块大陆?分别叫什么?

假想的原始大陆,也叫泛古陆。源出希腊语pangaia,意为整个陆地。也称盘古大陆。

罗宏搜迪尼亚泛大陆是由许多很古老的蔽戚历陆块漂移拼合在一起的。它的形成过程被称为格林维尔事件。后来,罗迪尼亚泛大陆又开始分裂,各个陆块四散漂移。到了大约5.7~5.5亿年前时,先后从罗迪尼亚泛大陆漂离出来并散布在南半球的陆块又陆续聚合成另一个大陆,叫做冈瓦纳古陆。它是由现在的南极大陆、非洲、南美洲、印度次大陆等单元构成的。冈瓦纳古陆的形成过程称为泛非事件。

然后再仔谈慢慢漂移分裂最后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泛大陆形成时间是怎么确定的

泛大陆周期(pangea cycles):泛大陆又称联合古陆,是指地球史上各大陆集中、联为一体的单一大陆。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顿(G.H.Sutton)提出了地壳构造演化史的固化(chelogenic)长周期,认为大陆聚散可能与地幔对流有关。其固化周期梁瞎即是古大陆聚散的周期,南北两半敬渣运球两个大陆集群即为超级大陆。20世纪90年代初,设想元古宙以来曾出现5次泛大陆。王鸿祯于1997年提出可能自太古宙末至今曾出现5次泛大陆,周期约为5亿~6亿年。二叠一三叠纪泛大陆(亮梁250百万年)之前有800百万年的新元古泛大陆。更早的泛大陆尚属推测。

泛大陆:关于古代超级大陆的事实

泛大陆是地球最近期的超级大陆。

大约3亿年前,地球上没有七大洲,升镇而是一个巨大的超大陆,叫做泛大陆,它被一个叫做泛大洋的海洋包围着。

对泛大陆形成的解释引入了现代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假设地球的外壳分裂成几个板块,滑过地球的岩石外壳,也就是地幔。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在地球45亿年的 历史 中,由于地幔的搅动和循环,几个超级大陆形成和分裂。地幔占地球体积的84%。超级大陆的分裂和形成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 历史 。这就是推动整个地球进化的因素。

泛大陆的 历史

一个多世纪以前,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收集了证据后,提出了古代超大陆的概念,并将其命名为泛大陆。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一点是,大陆像舌头和沟槽一样连接在一起,这在任何精确的地图上都是非常明显的。另一个能说明问题的线索是,地球上的大陆都是一块陆地,这个线索来自于地质记录。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煤矿与同一时期横跨波兰、英国和德国的煤矿成分相似。这表明北美和欧洲一定曾经是一块陆地。地质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方向揭示了地球磁极在地质时期是如何移动的。

在化石记录中,相同的植物,如已灭绝的种子蕨类植物舌蕨,现在在广泛分散的大陆上被发现。现在位于不同大陆的山脉链,如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阿特拉斯山脉,都是中央泛大陆山脉的一部分,是由冈瓦纳和劳伦西亚两个超级大陆碰撞形成的。

“Pangaea”这个词来自希腊语“pan”,意思是“所有的”,以及“gaia”“地球”。超大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跨越了几亿年。

显生宙早期(5.41亿年前),几乎所有的大洲是在南半球。冈瓦纳, 最大的大陆,从南极到赤道。北半球大部分被泛海所覆盖。另一个海洋,以神话中的希腊巨人的名字命名,叫缓腔做巨神海。在奥陶纪时期吵哪粗(4.85亿至4.44亿年前)开始关闭, 然后在志留纪期间(4.44亿至4.19亿年前)消失。

最后,大约在3.2亿年前,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碰撞,从地质学的角度讲,冈瓦纳、劳劳西亚和中间的地表发生碰撞,形成了泛大陆。

然而,泛大陆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超级大陆。泛大陆从未在任何时候包含所有大陆。例如,盘古大陆东部的古特提斯海洋在整个石炭纪(3.59亿至2.99亿年前)都保持广阔,在超大陆和许多大型的、独立的亚洲大陆之间形成了某种屏障,包括塔里木、华北、华南。

后来,在二叠纪时期(2.99亿至2.51亿年前),许多以前的冈瓦纳周边地体从冈瓦纳东北缘漂移出去,开始了新特提斯海洋的开放。

泛大陆是什么时候分裂的?

泛大陆在1亿9千5百万到1亿7千万年前分几个阶段解体。这种分裂开始于约1.95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当时中大西洋打开了。超大陆主要沿着以前的缝合线断裂。

冈瓦纳(也就是现在的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印度和澳大利亚)首先从劳亚(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分裂出来。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冈瓦纳火山解体了。印度从南极洲剥离出来,非洲和南美洲也出现了裂谷。大约6000万年前,北美从欧亚大陆分裂出来。

泛大陆的气候

一个巨大的陆地形成了非常不同的气候循环。例如,该大陆的内部可能是完全干燥的,因为它被锁在巨大的山脉后面,阻止了所有的水分或降雨。

但在美国和欧洲发现的煤矿表明,赤道附近的部分古代超大陆肯定曾经是一片茂盛的热带雨林,类似于亚马逊丛林,当死去的植物和动物沉入沼泽水中,压力和水将这些物质转化成泥炭,然后是煤,煤就形成了。

从本质上说,煤矿储量告诉我们,陆地上曾经有丰富的生命。

泛大陆的大陆内部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尼日尔北部的Moradi组的生物和物理数据,重建了泛大陆存在时期的生态系统和气候。Moradi组是一个层状古土壤(化石土壤)地区。与现在的非洲纳米布沙漠和澳大利亚的艾尔湖盆地相比,那里的气候通常是干旱的,有短暂的、反复出现的湿润期,偶尔还包括灾难性的暴洪。

气候也影响了动物生活的地方。在三叠纪晚期,类似爬行动物的原蛇科动物生活在一个地区,而哺乳动物的近亲——犬齿兽生活在另一个地区。犬齿兽生活在盘古大陆的一个热带地区,那里每年有两次类似季风的降雨。在北方,原树脂类动物生活在一年只下一次雨的温带地区。犬齿龙可能需要一个富含水分的区域,这限制了它们在泛大陆上的活动。

有趣的是,像身体如何处理垃圾这样基本的事情会限制整个群体的行动,爬行动物比哺乳动物具有竞争优势,这可能是它们留在那里的原因。

泛大陆的动物

泛大陆存在了1亿多年,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动物种群繁荣起来。在二叠纪时期,甲虫和蜻蜓等昆虫蓬勃发展,哺乳动物的祖先:突触类也是如此。但是,泛大陆的存在与 历史 上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二叠纪-三叠纪(P-TR)物种灭绝事件相重叠。根据美国地质学会的数据,它发生在大约2.52亿年前,也被称为大灭绝,导致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灭绝。

三叠纪早期见证了祖龙的崛起,这是一群动物,最终进化成鳄鱼、鸟类和包括翼龙在内的大量爬行动物。大约2.3亿年前,一些最早的恐龙出现在泛大陆上,包括兽脚亚目恐龙。兽脚亚目恐龙是一种肉食恐龙,它们的骨骼和羽毛与鸟类相似,都充满空气。

历史 上的周期

目前的大陆格局不太可能是最后一种。在地球的 历史 上,超级大陆已经形成了好几次,最后又分裂成新的大陆。例如,现在,澳大利亚正在缓慢地向亚洲靠近,而非洲东部正在慢慢地与大陆的其他部分剥离。

根据前寒武纪(45亿至5.41亿年前)的其他超级大陆的出现,超级大陆似乎每7.5亿年周期性地出现一次。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超大陆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幔的循环动力学驱动的。

除此之外,细节变得模糊。虽然地幔中形成的热量很可能来自铀等不稳定元素的放射性衰变,但对于地幔内部是否存在小型热流袋,或者整个外壳是否就是一条巨大的热传送带,科学家们意见不一。

泛大陆的最新研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陆运动背后的机制,科学家们创造了数学和3D模拟。这些模型显示了构造板块运动和地幔对流力是如何共同作用,从而分裂和移动大块陆地的。例如,盘古大陆的巨大质量隔离了下面的地幔,导致地幔流动,引发了超大陆的最初分裂。上地幔的放射性衰变也提高了温度,导致地幔向上流动,脱离了印度次大陆,开始了向北的运动。

这些模型表明,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随着澳大利亚、北美、非洲和欧亚大陆在北半球汇聚在一起,太平洋将会闭合。最终,这些大陆将合并,形成一个名为“阿玛西亚”的超级大陆。剩下的两个大陆,南极洲和南美洲,预计将保持相对不动,并与新的超级大陆分开。

原文链接:http://www.36sw.com/news/234337.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泛大陆分裂出现在什么地质年代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关键词: 大陆 板块 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