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促芳华,早已流过了爱做梦的年龄,多想能在一个蓄意的场合停下脚步,歇一歇,哪怕只瞥见最大略的得意,由于满足才会常乐,由于顿足本领不期而遇
然,我总会站在小小边际,凝视属于本人的谁人转角
不想变成过客的终成了过客,不想看得意的终看了多数的得意我保持站在属于我的谁人边际里,等候属于我的那份精粹
修女问: 人死可以复活吗? 你们怕死吗?不能复活耶稣怎么复活了? 只要我们跟着耶稣走,我们死去也会复活的
今天是什么节日?复活节
什么是复活节?就是耶稣复活的日子
耶稣能复活,我们也能复活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复活的,有罪的人是无法复活的
我记得,整个童年,我只吃过很少几个冰棒,屈指可数,所以到现在记忆都还深刻
想起来,依然齿颊芬芳,回味无穷,有很幸福很美好的感觉
五十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非常喜欢史铁生的作品,我常常在深夜一遍又一遍地读他的《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
十多年前读的第一篇作品是《我的遥远的清平弯》,感觉好极了
十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他的东西,一下子就产生了许多共鸣,作家老了,而我也在一天天走向衰老
我看过他坐在轮椅上的照片,与我想象中的他差距太大
美好的东西需要隔着距离来看
我后来不再喜欢看作家们的照片了,我要在心中保持我的神秘感
我一边想象他们的样子一边读着他们的文字,我在虚幻中完成了他们的形象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记忆与印象》的,他的文字令我心酸
我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或者说并不年轻)对生与死的苦苦追问与思考
“生命的开端最是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我正在轻轻的走,灵魂正在离开这个残破不堪的躯壳,一步步的告别这个世界”我反复读着这样的句子
照他的观点“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和“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这两句话都有问题,因为“在进入情况之前并没有你”“在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之前也无所谓人”,那么如此看来人在这世上只是一截,好比数学上的线段,之前和之后都渺无踪迹,呈现给世界的只是那么一段,微不足道的一段,大量的茫然充斥我们的前世与来生,如果还有来生的话
这个问题让我恐慌
在这个夏天,我思考像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把自己搞得很累,我的思考是徒劳的,毫无意义
在夏天不适合思考这样的问题,除非神经有问题
我想我还是抓紧时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