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的最后几天,是90岁高龄的奶奶一生中弥留的日子
哥哥、弟弟都在忙着他们的生计
而我,虽然小时候常被老人们预言为“女孩子长大就是泼出去的水”,但也还是心如止水的在遣散中,与爸爸从东西两个不同的方向回到老家,为奶奶一周年作祭奠
爸爸敬奉着作儿子的孝心,我陪伴两鬓已生华发的爸爸,也敬一份女儿的孝心
我长大了的手拉着爸爸衰老了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觉得除了很温暖,就再也找不到小时候每年放暑假,爸爸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弟弟,闻着泥土的气息,走在两边都是麦地和小渠的田埂上,看到跳舞的蝴蝶和正在偷吃的青虫时,那种欢心雀跃的感觉和心情
看看曾今给了我少年时很多憧憬的故园,不变的是那一条条四通八达,通往儿时玩伴家的巷道;变了的是巷道口快乐玩耍的孩子,一张张鲜嫩、活泼的小脸蛋,却再也找不到我儿时过路的身影
村里的房子有好多是在以前旧居的位置上盖起的新瓦房,然而房子里儿时的玩伴也早已成了别人家的新娘
_____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
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29、人生苦短,我都用来喜欢你了
高级中学的生存是健忘的
/> 一个月光明亮的秋季的晚上,我像一个喝酒喝得微醺因而感到非常幸福的痴人在田野里游荡
其实那天我没喝酒,使我迷醉的是月亮
在我前面不远,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河面上闪着碎银一样的波光,偶尔会有泼剌泼剌的声音时近时远地传过来,我知道那是不甘寂寞的鱼儿戏水时跳出了水面,也许它们是在追求飞升的快感,但也许是为了跳出水面来看月亮吧? 河的那边,紧挨着河的,是一带隐约的树林,树林不知为何呈现着一种厚重的颜色,仿佛一位故做严肃的假道学,而树林的上空,却漂浮着一层乳白的轻云,那层轻云缓慢地流动着,轻盈而又洒脱,像九天仙女的飘带
初见的时候我以为是雾气,但紧接着我就犹豫了,因为我觉得那更像月光
远处似乎是开阔的原野,原野的杨公祭是隐约的连绵的群山,原野上应该有如潮的虫鸣,虫鸣中应该有晚归的牧童或者农夫,辛苦劳累了一天后的他们,接受着月光的沐浴,享受着月光的抚慰,心情变得宁静而幸福
骑牛的牧童也许会吹起清新的短笛,荷锄的农夫也许会唱起古朴的山歌
遥远的群山里有高崖深谷和流泉飞瀑,有四时轮番开谢的芬芳的野花,有无数诗意的栖居之所
高山托出一轮明亮圆润的月亮,月光如水一样洒向大地
我想起了《贵妃醉酒》中高贵华美的场面,想起了婉转优美的歌唱: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哇,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 这样的月光,应该不单单照在皇帝和贵妃身上,应该也曾经照在李白、苏轼身上,应该也曾经照在普通百姓身上吧?月亮是夜的眼睛,没有月亮的照耀,黑夜就只剩下了黑暗
月亮是诗意的,她是一首抬头就能够读到的诗,这首诗不单单是给皇帝和贵妃们读的,当然也不单单是给文人雅士们读的,她是给所有的人读的
但是不同的人都觉得自己读懂了她,而且都非常投入地沉浸到了她的意境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为什么李白诗中的月光总是带着失意和忧伤?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写下了“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清白”的诗句? 那些月光明亮的的夜晚,那些文人雅士心目中的神仙境界,我也曾在古旧的诗文里和这样的情景一次次不期而遇,并且在开始的时候,年少的心也曾经酸文假醋地激动不已,但是长大后我知道现实中的情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所幸的是,月亮是超脱的,她像一位美丽无比的女子,虽然有成千上万的痴情的追求者,却从来没有动过下嫁的凡心,所以她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她要照耀每一个角落,她要照顾到每一个人
她是大地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