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一个身手敏捷的战友已爬上了脆弱的树干,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就弄了几枝下来,一群孩子开始围着树枝快乐地摘食
见状,我也赤手空拳地蹿上了另一棵树,正当下手,突听守寺老人一阵怒吼:“不许攀采树枝!难道明年你不吃了?难道后面来的人不吃了?”冲出屋外的老人重重地喘了一口气,放缓了语调对我们说:“那样采,摇动了树枝,熟透的杨梅都掉到了地上,可惜了
应该在树上慢慢地摘好,用一样东西盛下来
这样,既保护了树木,又能吃到最好的果实,两全其美
”
从酒泉市区一边,径直去向嘉峪关
上了312过道
道路宽敞了,车辆骤然多了起来,向西或者向东
两边是巨大的河滩,粗大的卵石堆积着,被水冲洗之后的白色闪着碎金
左边不远是祁连山,黑色的根部,一片一片的绿树之下,停泊着村庄
右边是断断续续的长城,黄色的土垛,衰草披散
不过三十分钟,就进了嘉峪关市区,楼宇到处可见,一幢一幢,街道笔直而宽敞,许多的车子和人在上面,蚂蚁或者裸露的蚯蚓一样
但这座城市严重缺水的症候显而易见,已经是五月了,街道上的洋槐树还不见一丝绿色
男人和女人在书房两情相悦,男人和男人在书房则改变世界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与中国敌对了20多年之久的大国总统尼克松跨越大洋,走进了毛泽东的书房
就是在这个书房,原计划只有15分钟的会谈,被滔滔不绝地延长到一个多小时——他们在谈哲学
中美之间的坚冰由此破解
毛泽东书房会客,使这种会谈的性质富有私人色彩,两个大国领导人的文化身份完全对等
书房会客,成了一个政治信号
由此我们悟到,书房确是一个天马行空的精神自给之所
文人受制于人的场合太多,唯有在书房中,文人才能找到所有关于颠覆、创造、再生、孕育的活力
只有当我成了一个远离祖国的漂泊者之后,祖国的真正内涵才得以像闪光的金子一样凸现出来
祖国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化的名词
不再是56个民族的繁衍生息以及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简单概括
祖国在我的心中突然变得鲜活,变得具体,变得有血有肉,变得丰满而厚实起来
充满了磁性,充满了张力,充满了一种生命的律动
她成了我们精神的依靠,成了我们力量的源泉,成了我们生命的根本
她是一个民族的家园,一个民族的支柱,同时也是一个漂泊者最坚实的后盾,一个海外赤子精神和灵魂永远的老家
只有在异国他乡有过漂泊经历的人,才能够真正意识到:祖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北郊那些年,迎来了万怡、艾美、诺富特、铂菲朗、诺世嘉顿,星级栈房在程序落户
再有洲际、JW万豪,更多寰球品牌的到来
凤城二路的蓝海风的贸易也营业了,为北郊奉献了北美一号书墙